close

這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和入學禮物。

基本上就是花錢還要找理由啦,但是一口氣用二張小朋友買下9張貝多芬奏鳴曲全集,還是需要一點勇氣的~


Emil Gilels - Beethoven Complete Piano Sonatas[DG]

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像一座大山,唱片行總有那麼幾套高貴不貴的全集,而從古至今的鋼琴家們有志氣點的總是要挑戰一下這座高峰。吉利爾斯這套貝多芬奏鳴曲全集,講只要是聽古典樂的地球人都推薦,會不會有點太誇張?不過好像還真的是有那個價值,當然在我的貝多芬奏鳴曲計劃中,我的參考樣本只有吉利爾斯、阿勞、巴克豪斯三人的全集,和一些零散的霍洛維茲及塞爾金而已,聽來聽去,吉利爾斯仍然是其中最優異的版本。阿勞的演奏有著他個人獨特的詮述,但有時也難以讓人親近,巴克豪斯的貝多芬值得收藏,但因錄音的技術及演奏者年事已高,比起來多少和較吉利爾斯的暗淡一些。

吉利爾斯的演奏充滿了光輝的音色和力度、完美豐富的層次轉折,音樂中雖然演奏情緒高亢,卻始終能保持冷靜及高度自制,而不僅僅只是侵略性的聽覺刺激,我相信很少有人聽他演奏的No.23「熱情」(APPASSIONATA)不會打從心底為那暢快強勁的旋律所撼動,而No.8「悲創」(PATHETIQE)裡每一個音符不但發光發亮,還異常優雅,這點與貝多芬音樂「強且雅緻」的精神是一致的。人們稱他的技巧為「鋼鐵般的觸鍵」,但也不要忘了他在樂曲裡灌注的情感,尤其是貝多芬晚期的作品,No.30、31是多麼地柔和、純淨與抒情,它所展現的觸鍵與音色已經不像是從機器中傳出來的,更像是吉利爾斯本人的感情,毫無保留的綻放、流瀉。的確,打從第一片cd放進轉唱機裡,就一點也再沒有錢花的冤枉的遺憾。

等等,也許唯一的遺憾是有的,這套凝結他個人一生藝術精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全曲,竟然獨獨少了美麗的三十二號。

現在想想,我很高興我買了這套錄音(和其他許多cd),至少我將來不用再為了買不買它而煩惱。



這是我送給單單的禮物,如果只打算買一張吉利爾斯的貝多芬奏鳴曲,我會推薦這張,「華德斯坦」(Waldstein)、「別離」(Les Adieux)、「熱情」,都是經典中的經典。


巴克豪斯這張No.30~32剛好補完了吉利爾斯的缺憾,二人演奏都是忠於原譜,明亮陽剛的詮釋,不過巴克豪斯還要更直率、大刀闊斧一些,如果在他年輕時錄音技巧和現在一樣的話,樂迷們一定會更迫不及待掏出錢包的。


深沉的曲子由阿勞來彈特別適合,他深深地潛入貝多芬作品的內在意涵,「月光」這個作品名氣雖大,但一直不是我喜愛的曲子,卻獨好阿勞演奏的版本,而我最喜愛的「華德斯坦」,阿勞的理解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鋼琴家。阿勞曾一再重複說明:「這部作品所描寫就像春日開始之際,大自然甦醒之時。演奏時必須宛如不經意地踏下踏辮,彈奏得愈輕愈好。第一樂章起首部份也得彈奏得像春草嫩芽鑽出大地,老實說,我們平常聽到的演奏基本上都是錯誤的。」

在阿勞眼中,「平常人演奏的第一樂章比正確速度快了三倍,應該要像太空漫遊一樣」。他對樂曲的處理也顯得極富神秘感,例如介於第二大段和輪迴曲主題間的音樂,通常並不吸引一般鋼琴家興趣,但阿勞巧妙地重新安排了音符,以極緩的彈速,讓這一段在此表現出孤獨被棄的滄桑感,再平和的結束,輕輕的導入終章輪迴曲這個偉大的旋律,那種由黑暗轉向光明的轉變,「破曉」的主題才真正的體現出來,所以在阿勞的版本裡,特別把第二樂章的柔板與輪迴曲收錄在同一軌裡,若是像其他版本以一二三段分別錄製,就完全破壤了阿勞的演奏內涵了。

阿勞充滿個人詮釋風格的貝多芬不是每一首都好消化,且他的「華德斯坦」目前很難找到單獨的cd,這張Decca出的打完折才199元,錄音效果更出奇的好,若要試試阿勞的演奏合不合自己的口味,可以先從這張下手。(收錄「悲創」、「熱情」與「月光」三首經典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y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